点此@注册 登录
安阳论坛 返回首页

的个人空间 http://www.aylt.cn/?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年忆旧俗

已有 565 次阅读2008-2-6 15:30

安阳老百姓都习惯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讲述安阳过年的风俗民情,可以从腊月初八开始。
    1.农历腊月初八熬腊八粥。腊月初八这天的早晨,妈妈会早早起床,把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等8种东西放在一起熬成粥。听妈妈讲,以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后,在半夜时分就开始煮,再用微火熬,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文献记载,吃腊八粥是从宋朝开始的,在这一天,人们还要祭祀祖先、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目前,安阳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除了要吃腊八粥以外,人们还会在腊八这天用醋泡蒜,这叫“腊八蒜”。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计算的“算”字同音,各家各户在这一天都要算账,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给自己算算,今年过得怎么样。
    2.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关于祭灶的习俗,有一个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他们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咐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一路走来,谈得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派,来矿上收100名矿工的。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慨然应允,叮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生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3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事情,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大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要给灶君上供,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在安阳,最典型的祭灶食品要算芝麻糖了。芝麻糖既粘嘴又粘牙,用它来祭灶,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人们行为的神灵,有上通下达的职责。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给他供上芝麻糖,希望他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美言。
    3.农历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来监督百姓功过的神,谁有了过失,就要在他家的墙上画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然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的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意思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室内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4.农历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磨碎去渣,加水后煮沸,然后点浆成块儿,捞入筛子,挤压成豆腐。还要将豆腐切成小块儿,放进盐水中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5.农历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从这一天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是人们准备过年时吃的饭菜的时间。二十六这天不仅要把过年期间的肉炖出来,还要准备一口大缸,把剩下的肉按一层肉一层盐的方式放进缸内制成腊肉,供家人平时食用。
    6.农历腊月二十七蒸馒头。各家都要根据家里人口多少、来的客人多少,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馒头。
    安阳人这天要蒸花糕,用面做成各种花型,上面放上红枣。有做成一层的花糕,还有做成两层或多层的花糕。过年时,全家人在一起吃饭,一个多层的花糕就够全家人吃了。
    家住永安街的张大妈说,以前过年,一到腊月二十七这天,全家人都要一起忙活,和面蒸馒头、蒸豆包,炉灶上放口大锅,锅上一层一层的蒸笼要堆起好高。
    7.农历腊月二十九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可以分为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框对贴于大门的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的人还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暗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命令全城各家各户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军队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要派人查看,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在农村,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常见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称为窗花。窗花集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将节日装点得十分红火。除了贴窗花,农村人还要贴门神,门神是民间信奉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门神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
    8.大年三十捏扁食。扁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饺子。大年三十这天从一大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说笑,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新年旧年交接的时刻,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民间传说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黄土人的耳朵能固定住,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了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记住女娲的功绩,就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这就是后来的饺子。
    饺子是春节不可缺少的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人们可以把各种寓意吉祥的东西包到饺子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和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早生贵子。在安阳民间盛行一种习俗,就是在包饺子的时候,将硬币洗干净,包进饺子里。初一早上,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在这一年就有福气。这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人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是小孩子为了能吃到钱,尽量多吃饺子,引得全家哈哈大笑。
    大年三十还要“守岁”,民间传说三十晚上只要有耐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一起聊天守岁,同时享受天伦之乐。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吃过年夜饭,围坐在一起,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着把一切灾祸和疾病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
    9.大年初一磕头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家中晚辈先给长辈磕头,然后由长辈带领晚辈出去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拜年的,称为“团拜”,这倒免去了大家相互登门拜年的麻烦。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市民刘先生给记者讲了一则关于压岁钱的趣事。他上小学的时候,邻居家的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要给他1元钱压岁钱,但老奶奶拿的都是1角面值的钱,结果,这个年龄很大、头脑有些糊涂的老奶奶,数来数去给了他9角钱。
    10.大年初二走亲戚。安阳的老规矩是大年初二走亲戚,一般是闺女和女婿一起回娘家,然后再去其他亲戚家。在民间,大年初二走亲戚是不能空着手去的,去哪一家都得提上礼品。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带的礼品大多是点心,而现在,水果、牛奶等成为当今流行的送礼佳品。
    11.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人们都在自家改善生活。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就解除了,所以把这一天称为“破五”。 “破五”这天,安阳人都要吃饺子。
    初五这天还有“送穷”的习俗,就是将灶灰和清扫房屋扫出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但关于大年初五还有一种说法,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正月初五这天早上,所有因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商店都要开张营业,大家燃放爆竹,迎接财神,祈求财神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哪怕有了过失,也不会挨骂挨打,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谁打骂孩子,就会受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12.正月十五打灯笼。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古时候人们有在这一天观灯的习俗,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上的一项主要活动,这项活动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都要制灯谜,猜谜的人很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大家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十分有趣,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群众的欢迎。
    过去安阳在正月十五这天要举行大型的灯展,各式各样造型别致的彩灯让很多市民流连忘返。正月十五这天夜幕一降临,许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里观看彩灯。“还记得小的时候,正月十五这天参观灯展,公园里的人非常多,我就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手里还拿着一串冰糖葫芦,边吃边看。那些漂亮的彩灯流光溢彩,十分漂亮,让我记忆犹新。”中学生康雪说。
    唐宋时灯节上开始出现各种杂耍节目,明清两代的灯节上增加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13.正月十六赶庙会。正月十六这天,安阳人都要去赶安阳桥的庙会。正月十六赶安阳桥庙会,是春节期间安阳人的最后一项传统活动。在这一天,安阳桥一带商户云集,人们往来于洹河两岸,祈福消灾,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庙会这天,众多商家早早来到安阳桥,摆好各自的摊位。赶会的人越来越多,商家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使这一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在安阳人的眼里,正月十六赶安阳桥庙会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赶庙会不仅是为了来买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来驱除百病。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赶庙会的时候一定要走过安阳桥,然后再折一枝柏树枝,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后来,在庙会中有人专门出售柏树枝,还有的商家把广告词印在捆扎柏树枝的红绸上,然后向游人免费赠送。
    市民张嘉对记者说:“小时候,每年都要赶庙会。后来上大学了,正月十五就要回学校,好几年都没有赶庙会了,心里别提有多难受。这是安阳的老传统,赶庙会,过大桥,祛百病。这些都是从老人那儿传下来的说法,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人们每年都对赶庙会乐此不疲。其实,就是为了图个吉利,图个心情愉快。”<BR>    过完正月十六,老百姓所说的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人们的生活也要归于平常了。
    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酝酿的淳厚的味儿,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
    春节的各种习俗代代相传,无论是喝腊八粥、送灶王爷、吃饺子、守岁,还是贴春联、逛庙会,种种过大年的形式背后都有其古老的传说和文化背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点此@注册

QQ|手机版|安阳论坛 ( 豫ICP备11019084号 )    豫公网安备41050502000901

GMT+8, 2024-4-23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