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

 找回密码
 点此@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2842|回复: 4

【吃鲸】秋天的“秋”,竟然是咱安阳三千年前的一只蟋蟀变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1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洹阳 于 2019-8-9 12:28 编辑

秋天的“秋”,竟然是咱安阳三千年前的一只蟋蟀变的!


       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说过,根据小篆写法来解释文字会闹笑话的。我们得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秋”的字形说起。其字形像是一只蟋蟀,长触角,粗后腿,生动形象,造型逼真(见下图)。
f5fe8ab59ec541dda5a5cfeaff3fd368.jpeg
       有台湾学者认为“像蝗虫形或以火烤蝗虫之状,为秋季的景象”,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诗经·豳风·七月》曰: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虫以鸣秋,可见古时人们便知把蟋蟀理解为秋天的表征。


8989.jpg



甲骨文的“秋”还有一种写法:蟋蟀形下加“火”字,蟋蟀被火烧了,有人说这是先民焚田杀虫的习俗(见下图)



微信截图_20190809094258_副本_副本.jpg


      在文学作品里,蟋蟀代表一种意象,往往与悲秋有关。如《唐风·蟋蟀》里“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仿佛是蟋蟀在提醒诗人:暑去寒来,做事行乐,都得抓紧啊!
      《古诗十九首》里,“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诗人的感触是凄凉的,也是在感叹人世的艰辛。而这是否受甲骨文字形的影响,或者先民在造字过程中是否互相影响,互相促成呢?在此我也只能是遐想了。
       千古以来,人同此心。月色朦胧的夜晚,南窗下,窗外传来幽幽的蟋蟀的长吟。想起欧阳修的《秋声赋》中“但闻四壁虫声唧唧”的句子。
       伴随着如水的月光,秋的凉意突然袭来。我轻叹:“哦,秋来了!”在聆听吟唱中,常常让人们记起儿时的往事。诗人流沙河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诗中写道: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时光流逝,如今沉浸在这凄凉绝美深情的吟唱中,感叹的同时,联想到古人对秋字的造字,似乎又了多一层理解。哦,好一只秋天的蟋蟀!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日立秋,在你们的家乡有没有感受到一丝凉凉秋意呢?注意健脾养胃,过个好金秋哦!(摘自:“华豫之林”文化资讯)



发表于 2019-8-9 1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1_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9 17: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5_1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0 08: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5_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蟋蟀(xī shuài)(拉丁学名: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安阳方言、安阳话、安阳土话、安阳家乡话、安阳本地话将蟋蟀称作:地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此@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阳论坛 ( 豫ICP备11019084号 )    豫公网安备41050502000901

GMT+8, 2024-5-18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