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注册 登录
安阳论坛 返回首页

的个人空间 http://www.aylt.cn/?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光明透彻金彩人间忆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4

已有 176 次阅读2008-7-12 12:28 |个人分类:纪念

河 南 情 结

知恩图报,反哺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河南的山水养育了他,河南的公费教育培养了他。关心河南,回报河南是爷爷留学归来后长期的心愿。何频同志2002年11月27日在大河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李剑晨的暮年之累》中写到,“东方的文化名人,暮年大都有浓郁的乡土情怀,李剑晨也不例外。”言外之意,李剑晨只是在暮年才有了思乡之情。他错了,那是他根本不了解李剑晨的历史,不懂得李剑晨的情怀。

一九九0年前,爷爷就考虑在郑州或濮阳建纪念馆保存作品,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表示了这个意愿。一九九四年河南日报社记者李明在南京采访时,爷爷明确表示“江苏省美术馆多次来人商谈,希望我能将作品留在南京,都被我谢绝了,我的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精品献给我的故乡,希望河南能早日建成自己的美术馆……。”如果何频同志能看到94年9月10日河南日报李明同志的文章,我想是不应该认为李剑晨捐河南作品只是一种暮年情结。如果有关方面能早些时候捕捉到这些信息,及时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的话,情况必将与现在截然不相同。

河南的家乡父老是在灾难频发,苦不堪言的旧社会里,用自己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供养我去国外留学的,没有家乡父老的养育和支持,就没有我李剑晨,可是我为家乡的贡献太少了,这笔感情债我欠了几十年了……”爷爷对故乡河南总是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虽然离开家乡七十多年,但他不改初衷,乡音不改,家乡生活习惯不变,一颗赤子之心,对河南的事情总是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支持。我每次探望他,他都不忘详细询问家乡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生活水平怎么样,也常常发表自己对内黄老家发展的意见。

早在1934年,他在河南开封教书时,就创作油画参加了赈灾活动。

建国后,他多次在河南开封、郑州、洛阳举行画展,以推动河南艺术的发展。

一九四二年,由于日寇到处劫掠,生灵涂炭,使百姓到处逃难,再加上河南一带发生大旱灾,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在此天灾人祸的悲惨情况下,野菜吃光了,草根、树皮成了人们填满肚皮的粮食。嵩山一带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甚至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面对这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的悲惨境况,爷爷坐立不安,心如刀绞。他想我是河南把我培养出来的,是用河南人民的血汗钱把我送到国外留学的,现在我学成归来,当了大学教授,而对河南遭受如此灾难,我不能无动于衷,我要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哪怕是杯水车薪,也算尽了我们的一片心意。

可是一个穷教授又有什么力量救济如此众多的灾民呢?经过一番思考,爷爷决意捐出自己的全部作品,举行一次赈灾画展。

提起这次赈灾画展,爷爷大有不堪回首之慨。他悲愤地说:“我真不愿把真实情况写出来,以污我的笔墨和思想。这种事太使人心酸了,污蔑我,毁我荣誉者竟是我亲手教过的学生,真是恨事。但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又是一件大事,我不能不写出来以白天下。我真恨天下竟有这般品质恶劣的人活在世上,为人类作害虫,真是只有天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使这种人生存下来?”

原来,在爷爷积极筹备画展时,突然有一个姓张的河南人来访,这个人是爷爷以前的学生,爷爷想既是自己的学生,平时又不到我这里来,所以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闲谈一阵后,此人问爷爷:“听说您要搞赈灾画展,想在什么时候展出啊?”

爷爷向来无防人之心,不善于把人向坏处想,随中说出了在某月某日展出,此人一看目的已经达到,起身告辞说:“李老师,办画展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说。”

原来这个人想借赈灾之名,举办一次画展,弄一笔钱以饱私囊。他听说爷爷要举办赈灾画展,把他吓坏了。如果爷爷的画展举办在他之前,那不论其声望还是作品的水平,他都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自己的美梦必然破灭。因此,他使出两把“杀手锏”,一是到处败坏爷爷的声誉,并昧着良心给重庆的河南同乡会写匿名信,大肆攻击爷爷,污蔑他开画展赈灾是想从中发财;另一方面更加紧迫地布置他的画展,在爷爷赈灾画展半月前开了幕。

这时候,爷爷才知道此人来访的真正目的,这两把“杀手锏”极在地伤害了爷爷,破坏了画展的预期效果。

一方面,爷爷自己花了不少钱把国画装裱好,水彩画、油画装上框子,送给河南同乡会举办画展时,由于这个姓张的诋毁,也由于姓张的举办赈灾画展携款而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河南同乡会的人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猜忌,因而同乡会的人竞丝毫不热心,好像赈灾画展跟他们根本没关系一样。

另一方面,画展在中苏友好大厦开幕了,看的人不少,有国立艺专(抗战中搬到重庆)的师生、中央大学在学的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但买画的人不多。他们想,你们河南前些日子的赈灾画展我们已经捐过款了,我们有多少钱哪!

画还是卖出去了一部分,有些老朋友,社会贤达还是当场买了一些国画和水彩画,也订购了一些油画。河南同乡会派出了一个流亡的学生搞服务,当他收到一部分钱时,也带着钱跑了,所以这次赈灾画展所得甚少。不过爷爷没有把一分钱装到自己的腰包里,反而花了不少钱用于画的装裱等,这使那位张君的诋毁不攻自破,也使各界人士认识到了爷爷的人品。

这次画展没有达到赈灾的目的,也害惨了爷爷,他所有的作品,包括在英国、法国的许多油画、水彩画,回国后创作的大量作品,损失殆尽,这使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愤然地说:“河南的事我再也不管了。”

天性使然,故乡情总是割舍不断,一时之气过去后,他对河南的事情依然那么地关心。

虽然这次赈灾画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作品损失殆尽,但这次画展在陪都重庆全面展示了爷爷在油画、水彩画、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和可贵的道德品质,对确立爷爷在全国艺术界的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九四三年,由于抗战进入艰难时期,物价飞涨,爷爷虽在大学任教授,收入属于高者,但也只能维持家人生活,这时不少从河南逃难来的乡亲,朋友也来求助于他,这就更使他显得心有余力而力足了。

这时一个从河南逃难来的田姓“朋友”,就劝他卖画,对他说:“你动动笔就是钱,活人怎么能叫尿憋死,这样吧,你画一批画子,我拿到西安、宝鸡去展览,把画子卖掉,不就有钱了,即能解决自己的困难,也能解决朋友困难。”爷爷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潜心作画一个多月,加上此前的一些作品,共计二百余副,悉数交给了这位“朋友”,这位“朋友”却一去无消息。

一次雨后摔伤,腿部骨折,连住院的钱都没有。吃饭的桌子都一摇三晃,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找不出来,急忙电催这位为其卖画的“朋友”寄款接济。谁知这位“朋友”,既不汇款,也不回音。据说他用画展所得在西安开了一家古董店,当上了老板。

如果了解到这些事情,何频同志不难理解我爷爷得知自己捐赠河南作品下落不明时的心情了。

前些年,河南洛阳市在龙门白居易墓地附近修建白宛,需要陈列一些高档次的书画作品,而国内某位名画家,竞趁机向白宛管理处索要高价。爷爷闻听此事,愤然不平,为支持家乡文化建设,毫不怜惜地从自己的存画中选出一批上乘之作,馈赠白宛,使洛阳文化界人士深为感动。

解放后,爷爷从不卖画。1991年首届中国少林武术节期间,爷爷应邀回到河南老家,参加了“海内外知名画家作品大展”。今人意想不到的是,爷爷竟破例外高价拍卖自己的两幅参展作品,并一再嘱咐有关人员:“一定要卖个好价钱,卖画所得全部用来赈济家乡人民。”

一九九四年,在商定赠河南作品事宜后,爷爷特意说明,一九九五年四月有关方面将在南京举办他的九五画展,展品里的一部分是要送给河南的,画展一结束,一定要立即将选定作品运回郑州。

为什么要提这个建议呢?他说,有一次他在北京举办画展,收展时少了十六幅作品,怎么也弄不清楚下落。过了一段时间,事情已经淡忘,忽然收到画展协办单位一封信,承认是他们单位把十六幅画收藏了起来。因为恐怕事先征求作者的意见得不到同意,就来了个“先斩后奏”。来信不久,藏画单位又派人当面向爷爷进行自我批评,检讨他们不应当这样做,但是出于对作品的爱慕和“收藏工作的需要”,才采取了很不合适的办法。爷爷一贯宽厚待人,他觉得既然木已成舟,也不是私人强行要画,只好忍痛割爱,勉强接受这自己很不愿意接受的客观现实。“收展失画”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往事,时至今日,爷爷重新提起,很显然是担心赠豫作品发生意外,使家乡人民得到这些特意挑选的精品,其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爷爷不顾年高体弱,冒着春寒,赶绘了一幅特大的《雄鹰振翅图》捐赠内黄县政府,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这样在的画,他已多年不画了,为画这幅画,还因劳累和受凉,引发肺炎,病危住进医院,经抢救才脱险,他又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提前出院,将落款完成,嘱咐家人立即挂号寄至内黄,完成赤子之心愿。

二OO一年安阳有线台王成明台长,到南京拍摄《黄河之子——艺术大师李剑晨教授》。见到家乡的亲人,爷爷激动得热泪直流。他说:“你们都是我的故乡人啊,我做梦想回家乡看看,委托你们一定要替我转达对家乡父老的思念!”“我身体虽无法回家乡,如果有灵魂,我死后也要飞回去,因为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我是河南人,我是内黄人……”





捐内黄县政府雄鹰振翅图.jpg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点此@注册

QQ|手机版|安阳论坛 ( 豫ICP备11019084号 )    豫公网安备41050502000901

GMT+8, 2024-5-29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